5·12 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守正创新向未来

发布日期:2023-10-19 15:05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尔青 阅读次数:1111 
字体: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1019150124_副本.jpg



  近期,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成立“抗震救灾精神与地震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将在10月19日召开的“地震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交流会”上授牌;“金牌讲解团”“小小讲解直播团”陆续建立并亮相,今年中秋、国庆大假期间,“金牌讲解”服务受到社会公众的追捧,直播平台上,对“抗震救灾精神代代相传”等内容的点评不断涌现,“七进”课堂约课不断——位于绵阳市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推出一系列“切实保护好地震遗址、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新动作”,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

  坚守初心、精心挖掘、传承创新——近年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守正创新,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文章,推动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贡献力量。


坚守初心 用心用情保护文物


  “保护第一”是统领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的第一条,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首要使命。该馆按照省政府公布的《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分级分类实施保护,稳步实施北川老县城遗址本体保护、周边环境保护、日常管理维护,如今的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周边环境稳定,防控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升。

  保护与科研联动推进,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成立“抗震救灾精神与地震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地震遗址文物保护与建筑抗震研究实验室”,承担国家、省级重点课题,举办地震遗址保护与利用座谈会,集聚专家智慧积极探索地震遗址和地震文物保护的保护理念、保护规范、保护标准、保护技术,力争创建为国家标准,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灾害类遗址保护提供丰富的科研价值和有效经验。同时,该馆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展建筑结构力学、生命探测与救援、建筑防震设计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共建各类科研实验室、现场教学基地,并将学术成果向公众推广,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将遗址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探路可持续保护措施,2021年12月,《关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北川老县城遗址保护的决定》纳入绵阳市人大2022—2025年立法规划,将通过立法深入推进地震遗址红色资源保护进程,加快实施抗震救灾精神研究阐释工作。2022年11月,四川省文物局公布四川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成功入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馆藏48件/套珍贵文物入选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2023年3月,省政府发布《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名录(第一批)》,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和两件(套)馆藏文物成功入选名录。


精心保护 挖掘丰富精神内涵


  地震类遗址和文物包括建筑、实物、图片资料等,凝聚和承载着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现实中有着不断丰富、具体而微的注脚。草帽、水杯、布鞋……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二楼的“八方支援共克时艰”展区,在该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10年后,又新增了几样看似平凡的展品。

  平凡,却极不普通。这些展品是陆松芳老人生前的日用品。今年5月,这些展品从2000余公里外的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跋山涉水”而来。

  15年前,时年已78岁的陆松芳老人,将自己为煤饼厂送煤多年攒下的11000元捐献给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受灾群众,获评2008年度“真情人物”、“感动中国”候选人、“浙江骄傲年度致敬人物”、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首届浙江省道德模范等荣誉。今年1月,陆松芳老人安详离世,该馆得知消息后,立即与当地联系,拟征集老人生前使用过的实物进行展出。

  陆松芳老人的故事,只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搜集、整理、挖掘展品及文物背后的精神内涵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广泛汇集资源,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区域红色资源保护、活化利用出谋划策,联同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推进抗震救灾精神研究,共同完成10余项课题研究工作,出版《抗震救灾精神理论与实践研究》《抗震救灾精神研究》等书籍10余本,发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紧迫性必要性研究》《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现状调查及对遗址保护利用思路的探讨》《5· 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展陈叙事结构研究》等论文20余篇,参与《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开发,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第一批)等,成为全国大学和中小学重要的校外课堂。


传承创新 抗震救灾精神深入人心


  厚积方能薄发,守正助推创新。如何让收藏在纪念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址“活起来”?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近年来推动传承创新的方向。

  依托馆藏,不断进取。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发扬“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开展多方面的传承弘扬工作——

  推动抗震救灾精神“声”入基层、“声”入高校、“声”入群众,一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抗震救灾精神理论宣讲、故事宣讲、“微”宣讲,并以情景剧等不同形式开展宣讲活动。近年来,平均每年开展40余次宣讲活动,数万人接受抗震救灾精神教育。

  推动抗震救灾精神“声”入网络,也是5· 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近年来创新的宣讲形式,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平台,开展日常的精神故事宣讲、防灾减灾抗灾系列知识性宣讲,其短视频被人民网等媒体平台刊发。

  成立“抗震救灾精神金牌讲解团”,是5· 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今年的又一创新举措。8月—9月,该馆通过“馆校共同培育”,与中国应急管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合作,对76名教授、博士研究生开展培训,通过考核选拔,13人加入“抗震救灾精神金牌讲解团”;通过“以赛代训培育”,参加全国、全省各类讲解大赛,以锻造馆员能力素质,2名“金牌讲解员”获中宣部表彰,2名人员被聘请为“国家防灾减灾宣传大使”,该馆讲解员多次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

  在培育金牌讲解队伍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全国金牌讲解培育基地。9月,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被命名为绵阳市文旅系统优秀讲解员见习基地。9月25日—10月17日,共计3批15名绵阳各地优秀讲解员在该馆进行见习培训。

  立足职能,发挥优势,服务大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与延安革命纪念馆共建“抗震救灾精神+延安精神”宣讲团,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共建“抗震救灾精神+红岩精神”宣讲团,宣讲、巡展、实训多维组合,走进四川、重庆、陕西等地,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汲取精神滋养,前行更有力量。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将坚持把地震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把抗震救灾精神阐释好、转化好、弘扬好,发挥“国字号”基地功能作用,持续用力推动场馆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力量。